日本海洋研究开发机构透露,该机构正在开发一项将二氧化碳转化成甲烷的新手艺,其要害是将二氧化碳封存到海底煤层中,然后以细菌为前言将其转化整自然气。这一实验尚属首次,该机构期望在未来3至5年内能够完成。
二氧化碳封存手艺被以为是镌汰温室气体排放的有用途径。据日本《读卖新闻》4日报道,日本海洋研究开发机构妄想把青森县下北半岛周围的海底煤田作为二氧化碳封存场合。据先容,在下北半岛周围海底2000米至4000米深处,漫衍着海绵状的“褐煤”层。这是一种尚未发育成熟的煤炭层,容易吸收气体和液体。
日本海洋研究开发机构称,此前的研究显示,该海域的“褐煤”层中保存着将二氧化碳转化成甲烷的“产甲烷菌”,而甲烷是自然气的最主要因素。在自然条件下,“产甲烷菌”在地层中将二氧化碳转化为甲烷需要1亿至100亿年时间。而日本研究职员的目的是开发出提高“产甲烷菌”转化能力的手艺,使转化周期缩短到100年以内。
日本海洋研究开发机构预计,漫衍于日本东北地区到北海道的海底“褐煤”层,最多能够封存2000亿吨二氧化碳,因此这里未来很有可能成为重大的自然气资源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