克日宣布的《2010中国农药行业生长报告》显示,我国农药产能已经凌驾220万吨,处于严重过剩状态,许多企业不可正常运行。以草甘膦原药市场为例,现在仍一蹶不振,80%草甘膦企业的生产装置处于限产或关停状态。与此相对的是,今年上半年我国农药制剂出口比例显着增大,出口金额的增添速率也高于原药,只管众多制剂企业也在面临需求增添烦懑的逆境,但相关于原药市场情形,已经好许多了。
这样的比照,用上海泰禾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田晓宏的话来形貌更为简朴:已往原药企业幸福的时间,制剂企业难题,现在反过来了。
记者在刚刚落幕的第十届天下农药交流会后采访多家农药企业时,许多企业谈到了这样的转变,而原药企业已经最先踏足下游,欲与制剂企业分食“蛋糕”。浙江新安化工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农化市场营销部副司理严玉听以为,原药的深加工是原药企业消化产品的不错选择,可实现产品价值的增值。他以草甘膦为例算了一笔账:1吨草甘膦含量在95%的原药价钱现在在2万元/吨左右,但每吨原药可以通过剂型深加工成草甘膦异丙胺盐水剂3.16吨,其价钱凭证现在小包装 16000元/吨计,可升值为50666元;若是加工成757铵盐颗粒剂,可以配制1.382吨,其小包装的市场价钱按40000元/吨计,价值为 55280元,增值越发显着。
浙江升华拜克生物股份有限公司总司理张文俊以为,未来10年,中国的农药企业会从工业的整合上钻营突破。“种菜的想开饭店,开饭店的想种菜,这是一个潮流。”也就是说,原药企业可能会介入利润高的制剂领域,实现从原药低利润向制剂高利润的转变;另一种趋势是制剂企业为了获得稳固的质料泉源,可能会向原药的偏向生长。但这两种趋势里,更强势的会是第一种。
一位企业人士告诉记者,原药企业掌握着上游的原药合成工艺,同纯粹的制剂配制企业相比,他们来做制剂产品应该更具有市场竞争力。但海内原药企业的制剂产品往往做不过没有原药合成的制剂企业,缘故原由是他们要么只注重产品的有用含量,而不重视助剂、产品应用情形和效果,要么以为做制剂太贫困,又是服务又是配货,弄欠好还要退货,危害太大,不太重视制剂的生产和销售,或者是依赖销售原药的要领和模式去销售制剂产品,在手艺推广和售后服务方面也远远没有专业制剂企业做得那么到位,以是其制剂产品一直没有成为消化自己原药产能的主力军。
简直,农药制剂直接毗连着用户,涉及销售渠道的建设、品牌的宣传、使用手艺的推广、售后服务及产品的赊销等,成交历程比原药销售更重大。然而,深圳诺普信公司、青岛海利尔公司、惠州中迅公司、济南科赛基农公司等一大批强势制剂企业却越做越大。
着实,在众多原药企业笃志拼价钱、抢出口的时间,已经有少数企业抬起头来,将精神用在开发制剂产品上,通过延伸产品价值链钻营突破,已经取得了一定的乐成。创造新型杀虫剂氯氟醚菊酯的江苏扬农化工股份有限公司,集原药及制剂研发、生产和销售于一体的河北威远生物化工有限公司都是这样的例子。
延伸产品价值链也是建设自主品牌、增强国际市场竞争力的有用手段。现在,我国出口农药主要以原药(包括母液)为主,约莫占出口总量的60%。据山东科赛怡锐化工有限公司相关认真人先容,海内农药的出口,好比3610克/升的草甘膦1升在西非某些国家零售价可抵达6美元,但利润大部分被他们的入口商赚取,我国的农药生产企业赚取一点点可怜的生产用度。因此,我国农药企业利润微薄的主要缘故原由就是渠道控制力不强,没有自主品牌建设,运气永远被外洋入口商掌控。
据相识,现在我国可生产农药剂型120多种,制剂凌驾3000种。大部分原药只能加工成5~7种制剂,而蓬勃国家一个农药品种可加工成十几种,甚至几十种制剂,并向不必或少用有机溶剂的液体制剂或固体制剂偏向生长。这样的时势或将在未来几年有所改变。海内25家草甘膦相关企业一致体现,2010~2015年将重点生长高效制剂产品,起劲生长草甘膦混配产品,适度生长配套中心体产品,加大草甘膦制剂产品的研发力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