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日报北京4月10日电 (实习记者翟冬冬)《2016—2017年中国科协学科生长报告》10日在京宣布,报告显示:2016年,我国投入研究与试验生长(R&D)经费达15676.7亿元,凌驾欧盟15国的平均水平2.08%,科技论文与专利进入快速增恒久,绝对数目已居天下前线,学科平台建设、科研职员建设、学科国际相助交流一连发力。
近两年,我国发射了天下上第一颗空间量子科学实验卫星“墨子号”,天下首条量子保密通讯干线——“京沪干线”也正式开通,北斗导航系统进入全球组网新时代,“神威·太湖之光”超等盘算机再次斩获天下超等盘算机排名榜单TOP500第一名……中国科协学会学术部副部长苏小军先容,我国在量子通讯、超等盘算机、天文学、生命科学、物理等领域已处于并跑甚至领跑态势。
本次报告宣布了近两年30个学科取得的重大突破和最新希望、生长趋势,面临的挑战等。除了领跑、并跑学科,苏小军先容,2016—2017年我国在化学、先进核能、遗传学等学科领域研究也取得多项效果。在化学领域,群集诱导发光看法的提出推开了发光质料领域一扇全新的大门,这一效果获得2017年国家自然科学奖一等奖;在先进核手艺领域,工业辐照钴源的国产化取得突破,挣脱了几十年来完全依赖入口的时势,成为天下第三大钴源供应商,并实现部分出口;在机械设计领域,我国的重型机加工装备无故障运行时间已达2000小时,靠近国际先进水平。
除了面向深海、深地、深空、深蓝领域的重大研究以“顶天立地”之态服务国家重大需求外,近两年在医学、农业、质料等学科领域我国也取得了多项“接地气”效果。如农学领域,乐成展现了“类面筋”的结构形成机制,让马铃薯也可以成为主食,并创造了300多种新产品;在公共医学领域,2004年启动的中国慢性病前瞻性研究已取得阶段性效果;在矿物质料学领域,我国研发职员开发出了可快速充放电、事情温度规模宽和循环寿命长的微膨改性石墨负极质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