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王佳雯)“影响食物清静的有三个因素:微生物因素、化学因素和物理因素,其中,微生物因素的影响需要全历程控制,也是未来我们一定要解决的问题。”天下人大代表、中国工程院院士吴清平在接受《中国科学报》记者采访时说。
吴清平先容,微生物个体小、滋生快,受其污染后,纵然杀死食物中的微生物,仍会有毒素残留,对人体康健影响很大。因而,他建议在微生物对食物清静的影响方面,应当增强重大基础性、系统性研究,一方面提升我国现有食物清静水平,另一方面也使我国的食物清静标准、检测要领具有原创性,进而在食物收支口商业中掌握国际话语权。
据悉,已往几年间,我国食物清静水平一直提升。依据今年头国家食物药品监视总局宣布的数据,2017年我国食物平均抽检及格率为97.6%,比2016年提高了0.8%。
不过,吴清平强调,要想进一步提高我国食物清静水平,更多地要依赖科技手段为羁系提供支持。他同时建议,应在食物企业建设食物清静危害识别、控制的大科学数据库。“这样,企业可以对危害做到胸有定见,政府也可以在数据终端对企业举行监视,从源头控制食物的污染源。”吴清平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