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务院关于增强质量认证系统建设增进周全质量治理的意见
国发〔2018〕3号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国务院各部委、各直属机构:
质量认证是市场经济条件下增强质量治理、提高市场效率的基础性制度。近年来,我国质量认证制度一直完善,行业机构蓬勃生长,国际交流相助一直深化。同时,还保存认证服务供应缺乏、认证评价运动亟需规范、社会认知与应用水平不高等问题。为深入推进供应侧结构性刷新和“放管服”刷新,周全实验质量强国战略,贯彻落实《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开展质量提升行动的指导意见》,现就增强质量认证系统建设、增进周全质量治理提出以下意见。
一、总体要求
(一)指导头脑。
周全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头脑为指导,凭证高质量生长的要求,认真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决议安排,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结构和协调推进“四个周全”战略结构,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生长头脑,牢靠树立和贯彻落实新生长理念,坚持质量第一、效益优先,以推进供应侧结构性刷新为主线,凭证实验质量强国战略和质量提升行动的总体安排,运用国际先进质量治理标准和要领,构建统一治理、配合实验、权威公信、通用互认的质量认证系统,促举行业生长和刷新立异,强化周全质量治理,周全提高产品、工程和服务质量,显著增强我国经济质量优势,推动经济生长进入质量时代。
(二)基来源则。
——统一治理,顶层设计。凭证“统一治理,配合实验”的要求,强化对证量认证系统建设的统筹妄想和顶层设计,突破行业垄断和市场壁垒,阻止多头治理和重复评价,维护质量认证事情的统一性和权威性。
——市场主导,政府指导。施展市场在资源设置中的决议性作用,以市场需求为导向,突出市场主体职位,完善质量信号传导反响机制,增进供需对接和结构优化。强化政府妄想指导、政策帮助、羁系服务等作用,完善公共服务系统,增强周全质量羁系,营造优异生长情形。
——深化刷新,立异生长。充分验展认证认可制度的市场化、国际化特征,把质量认证作为推进供应侧结构性刷新和“放管服”刷新的主要抓手,增进政府职能转变,立异质量生长机制,引发质量提升动能。以刷新立异为动力,完善质量认证系统,破解体制机制障碍,提升质量认证供应水平和立异能力。
——激励约束,多元共治。坚持指导和强制相团结,以自愿开展为主、强制实验为辅,对涉及清静、康健、环保等方面的产品依法实验强制性认证,勉励企业加入自愿性认证,完善激励约束机制,指导社会各方开展质量共治,增强周全质量治理,共享质量生长效果。
(三)主要目的。
通过3—5年起劲,我国质量认证制度趋于完整,执律例则系统、标准系统、组织系统、羁系系统、公共服务系统和国际相助互认系统基本完善,种种企业组织尤其是中小微企业的质量治理能力显着增强,主要产品、工程、服务尤其是消耗品、食物农产品的质量水平显着提升,形成一批具有国际竞争力的质量品牌。
二、鼎力大举推广质量治理先进标准和要领
(四)立异质量治理工具。
起劲接纳国际先进质量治理标准,将周全质量治理、六西格玛、精益治理等国际先进质量治理要领团结中国现实加以刷新提升,起劲开发追溯治理、供应链治理、营业一连性治理等顺应新业态需求的质量治理工具,打造中国质量治理“工具箱”。充分验展行业主管部分作用,勉励各行业团结行业特点,推动质量治理通用要求与行业特殊要求相团结,起劲开发新型质量治理工具,推广质量治理先举行业及企业的效果履历。
(五)推广应用质量治理先进标准和要领。
开展百万家企业学习应用新版质量治理系统标准运动,勉励企业运用质量认证方法增强质量治理,推动质量治理先进标准、要领向一二三工业和社会治理等领域周全延伸。施展国有企业特殊是中央企业的“主力军”作用,开展中央企业质量治理“领跑者”行动,发动各行业质量治理水平整体跃升。针对大中型企业、小微企业以及消耗者的差别特点,培训普及质量治理知识。施展行业协会、专业机构等社会组织的服务职能,开展社会化、群众性子量服务行动。
(六)转变政府质量治理方法。
增强各级政府的质量意识,增强质量基础建设,推广质量治理标准和质量认证手段,提升质量治理能力。勉励各级政府部分特殊是行业主管部分建设推行质量治理系统,运用卓越绩效等先进质量治理要领,引入第三方质量治理机制,转变政府职能和治理方法,提高行政效能和政府公信力,推动一个一个行业抓质量提升,直到抓出效果。
三、普遍开展质量治理系统升级行动
(七)打造质量治理系统认证“升级版”。
运用新版ISO9001质量治理系统等国际先进标准、要领提升认证要求,以互联网、大数据等新手艺刷新古板认证模式,通过质量治理系统认证的系统性升级,发动企业质量治理的周全升级。针对差别行业和企业,开展行业特色认证、分级认证、治理系统整合、质量诊断增值服务,推进立异治理、资产治理、营业一连性治理等新型治理系统认证,重点在航空、铁路、汽车、修建、信息等战略性支柱工业完善适合行业特点的质量治理系统,推动质量治理向全供应链、全工业链、产品全生命周期延伸。支持认证认可磨练检测要害手艺研究,增强对获证企业的培训服务,周全完成质量治理系统认证升级,为宽大企业树立质量提升的树模标杆。
(八)拓展质量认证笼罩面。
开展万家企业质量认证现状抽样视察,摸清质量治理状态和认证需求。健全质量认证激励指导机制,勉励企业加入自愿性认证,推行企业允许制,接受社会监视,通过认证提升产品质量和品牌信誉,推动在市场采购、行业治理、行政羁系、社会治理等领域普遍采信认证效果。支持各部分、各地区建设质量认证树模区(点)。指导种种企业尤其是中西部地区企业、服务型企业、中小微企业获得认证,资助更多企业提升质量治理水平。
四、深化质量认证制度刷新立异
(九)完善强制性认证制度。
着力施展强制性认证“保底线”作用,遵照天下商业组织规则,凭证须要性和最小化原则,对涉及清静、康健、环保等方面的产品依法实验强制性认证。凭证产品危害品级和工业成熟度,建设认证目录动态调解机制,将低危害产品逐程序出认证目录,指导工业结构调解。凭证企业治理水平和诚信状态,实验分类治理,优化认证程序,引入“自我声明”方法,勉励企业加速提质升级。
(十)立异自愿性认证制度。
施展自愿性认证“拉高线”作用,立异质量标准治理方法,优化标准系统,对新手艺、新产品、新业态实验容纳审慎羁系,建设新领域研发认证“绿色通道”,增进工业转型升级。鼎力大举推行高端品质认证,开展绿色有机、机械人、物联网、都会轨道交通装备等高端产品和康健、教育、体育、金融、电商等领域服务认证,推进内外销产品“同线同标同质”工程,增添优质产品及服务供应,打造质量标杆。支持运用认证手段推进区域品牌建设,培育优势工业和拳头产品,提升区域经济竞争力。
(十一)整理涉及认证、磨练检测的行政允许和行业评价制度。
整理、整合、规范现有认证事项,作废不对理收费,坚决治理认证乱象。凡已建设国家统一认证制度的,不再设立类似的及格评定项目。面向社会的第三方手艺评价运动应遵照通用准则和标准,逐步向国家统一的认证制度转变。周全整理工业产品生产允许证,加速向国际通行的产品认证制度转变。加速建设统一的绿色产品标准、认证、标识系统。整理涉及磨练检测能力的行政允许事项,阻止重复评价,实验统一的资质认定治理。勉励认证机构为企业提供磨练检测认证“一体化”解决计划和“一站式”服务,降低企业制度性生意本钱。
(十二)简化规范认证机构审批、磨练检测机构资质认定程序。
完善认证机构审批程序,整合磨练检测机构资质允许项目,精简整合手艺评审事项,起劲推动“五减”(减程序、减环节、减时间、减收费、减申请质料),实验申请、审批、发证全流程网上治理,提高便当度和知足度。严酷从业机构资质认定标准,建设行政允许和手艺评价相团结的资质治理制度,确保从业主体具备响应资质能力。
五、增强认证运动事中事后羁系
(十三)完善认证羁系系统。
完善“执律例范、行政羁系、认可约束、行业自律、社会监视”五位一体羁系系统。增强认证羁系能力建设,充分下层认证羁系实力,推进部分联动羁系。健全认可约束机制,强化行业自律和社会监视作用,形成多元共治名堂。
(十四)立异认证羁系和激励约束机制。
充分运用大数据手艺和信息共享平台,推行“互联网+认证羁系”方法,向社会果真产品质量认证信息,建设健全质量认证全历程追溯机制,完善危害预警、快速处置惩罚、信息转达、倒查追溯等步伐。健全政府、行业、社会等多层面的认证采信机制,完善勉励企业加入自愿性认证运动的激励步伐,出台质量认证责任包管、获证企业授信等政策。
(十五)加大认证羁系事情力度。
周全推行“双随机、一果真”羁系,增强对磨练检测认证机构和获证企业、产品的联动羁系,严肃攻击不法从事磨练检测认证运动和伪造、冒用、生意认证证书或者认证标记等行为,严禁未获强制性认证的产品进入市场,确保认证有用性和公信力。
(十六)严酷落实从业机构及职员责任。
严酷落实从业机构对磨练检测认证效果的主体责任、对产品质量的连带责任,健全对加入磨练检测认证运动从业职员的全历程责任追究机制,建设出证人对磨练检测认证效果负总责制度,落实“谁出证,谁认真;谁签字,谁担责”。推行从业机构果真允许和信息公示制度,建设从业机构及从业职员的诚信档案,完善永世退出和终身禁入等失约惩戒机制,提高违法失约本钱。
六、培育生长磨练检测认证服务业
(十七)营造行业生长优异情形。
突破部分垄断和行业壁垒,勉励和支持社会实力开展磨练检测认证营业,加大政府购置服务力度,营造种种主体公正竞争的市场情形。制订增进磨练检测认证服务业生长的工业政策,对切合条件的磨练检测认证机构给予高新手艺企业认定。勉励组建产学研用一体化的磨练检测认证同盟,推动磨练检测认证与工业经济深度融合。
(十八)促举行业机构刷新生长。
加速推进磨练检测认证机构整合,推动磨练检测认证机构转企改制,与政府部分彻底脱钩。强化认证运动的第三方属性,健全市场化运行机制,完善政策包管,突破部分垄断和行业壁垒,尽快实现认证效果的互认通用。加速整合磨练检测认证机构,培育一批操作规范、手艺能力强、服务水平高、规模效益好、具有一定国际影响力的磨练检测认证集团,推动磨练检测认证服务业做强做优做大。
(十九)提升行业综合服务能力。
充分依托区域型综合磨练检测认证公共服务平台和专业型工业磨练检测认证公共服务平台,重点提升对食物、农林产品、生物医药、信息清静、智能制造、新能源、碳生意等领域的支持服务能力,形成以磨练检测认证为“毗连器”的工业聚合新模式。构建服务军民融合工业生长的通用磨练检测认证系统,打造军转民、民参军的能力验证“直通车”。
七、深化质量认证国际相助互认
(二十)构建认证认可国际相助机制。
增强政府间、从业机构间多条理相助,拓展相助领域、相助工具和相助渠道,推动及格评定政策相同、标准协调、制度对接、手艺相助和人才交流,制订相助共赢的互认安排,加速可再生资源、绿色低碳、跨境电商等新领域互认历程,推动多双边互信互认协议数目一连增添,增进对外商业稳固生长。
(二十一)提高海内磨练检测认证市场开放度。
有序开放磨练检测认证市场,勉励外资机构进入海内磨练检测认证市场,起劲引入外洋先进认证标准、手艺和服务,扩大海内欠缺急需的磨练检测认证服务入口,勉励引进消化吸收再立异,提高引资引智引技的质量效益。
(二十二)加速我国磨练检测认证“走出去”程序。
勉励支持海内磨练检测认证机构拓展国际营业,推动磨练检测认证与对外投融资、建设项目配套服务,针对高铁、民用飞机等战略工业面临的国际市场准入壁垒,加速推动国际互认,服务中国企业“走出去”和国际产能相助。
(二十三)提升我国认证认可国际影响力。
起劲加入和自动引领认证认可国际标准、规则制订,向国际社会提供质量认证“中国计划”,培育具有国际影响力的中国认证品牌。增强国际化人才作育和输出,扩大在相关国际组织中的影响力,提升加入全球经济治理的能力。
八、增强组织向导和政策包管
(二十四)增强组织向导。
地方各级人民政府要将质量认证系统建设摆到主要议事日程,纳入经济社会生长妄想,制订事情计划,完善配套政策,建设健全响应议事协调机构和事情机制,周全增强统筹协协调综合治理。各部分要高度重视,完善天下认证认可事情部际联席聚会事情机制,提升协作条理,增强政策衔接、妄想指导和事情协调,健全信息交流、羁系互认、执法相助机制,提高协作效率。
(二十五)增强综合包管。
整理涉及认证认可、磨练检测的执律例则和规章,加速制订磨练检测治理条例、修订认证认可条例,推动及格评定立法历程。增强质量认证学科教育和专业人才步队建设,加速作育重点工业、高新领域质量认证紧缺人才,健全认证职员职业资格制度。完善质量认证统计剖析机制,加大对证量认证信息共享等公共服务平台建设的财务支持。
(二十六)增强宣传指导。
鼎力大举弘扬质量文化,撒播先进质量治理要领,普及质量认证知识,推广获得质量认证的产品,合理指导生产消耗,增强市场信心,引发质量提升动能,提高全社会质量意识和诚信意识,弘扬工匠精神和企业家精神,让追求卓越、重视质量成为全社会、全民族的价值导向和时代精神。
(二十七)增强催促落实。
推动各级政府将质量认证事情纳入政府绩效审核和质量事情审核,确保增强质量认证系统建设、增进周全质量治理的各项决议安排落地。各地区、各部分要将质量认证事情作为实验质量强国战略、开展质量提升行动的主要行动,加大推进力度,强化催促检查,抓好试点树模,以点带面,周全提升质量治理水平,起劲建设质量强国。
国务院
2018年1月17日